• 山凿落兮眇嶔岑,云溶溶兮木棽棽。中何有兮人不睹,
    远欹差兮閟仙府。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无由。
    望不从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浑和。思假足兮虎豹,
    超阻绝兮凌踔。诣仙府兮从羽人,饵五灵兮保清真。
  • 往年在瀼滨,瀼人皆忘情。今来游瀼乡,瀼人见我惊。
    我心与瀼人,岂有辱与荣。瀼人异其心,应为我冠缨。
    昔贤恶如此,所以辞公卿。贫穷老乡里,自休还力耕。
    况曾经逆乱,日厌闻战争。尤爱一溪水,而能存让名。
    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 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
    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
    有时出东户,更欲檐下坐。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
    峰石若鳞次,欹垂复旋回。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来。
    天寒宜泉温,泉寒宜天暑。谁到潓阳亭,其心肯思去。
  • 吾闻近南海,乃是魑魅乡。忽见孟夫子,欢然游此方。
    忽喜海风来,海帆又欲张。漂漂随所去,不念归路长。
    君有失母儿,爱之似阿阳。始解随人行,不欲离君傍。
    相劝早旋归,此言慎勿忘。
  • 小溪在城下,形胜堪赏爱。尤宜春水满,水石更殊怪。
    长山势回合,井邑相萦带。石林绕舜祠,西南正相对。
    阶庭无争讼,郊境罢守卫。时时溪上来,劝引辞学辈。
    今谁不务武,儒雅道将废。岂忘二三子,旦夕相勉励。
  • 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窦流清泉。洄溪正在此山里,
    乳水松膏常灌田。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长。
    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犹闻松节香。溪边老翁年几许,
    长男头白孙嫁女。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屠苏宜在水中石,
    洄溪一曲自当门。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
  • 灵橘无根井有泉,世间如梦又千年。乡园不见重归鹤,
    姓字今为第几仙。风泠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
    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
  • 巉巉小山石,数峰对窊亭。窊石堪为樽,状类不可名。
    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瀛。尊中酒初涨,始有岛屿生。
    岂无日观峰,直下临沧溟。爱之不觉醉,醉卧还自醒。
    醒醉在尊畔,始为吾性情。若以形胜论,坐隅临郡城。
    平湖近阶砌,近山复青青。异木几十株,林条冒檐楹。
    盘根满石上,皆作龙蛇形。酒堂贮酿器,户牖皆罂瓶。
    此尊可常满,谁是陶渊明。
  •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出门儿妇去,
    乌龙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内,
    江上已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江上人呼霹雳声,
    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标示输赢赏,
    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竟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所各休去,
    会到摧舟折楫时。
  • 东家有儿年十五,只向田园独辛苦。夜开沟水绕稻田,
    晓叱耕牛垦塉土。西家有儿才弱龄,仪容清峭云鹤形。
    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东家西家两相诮,
    西儿笑东东又笑。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
    东家自云虽苦辛,躬耕早暮及所亲。男舂女爨二十载,
    堂上未为衰老人。朝机暮织还充体,余者到兄还及弟。
    春秋伏腊长在家,不许妻奴暂违礼。尔今二十方读书,
    十年取第三十余。往来途路长离别,几人便得升公车。
    纵令得官身须老,衔恤终天向谁道?百年骨肉归下泉,
    万里枌榆长秋草。我今躬耕奉所天,耘锄刈获当少年。
    面上笑添今日喜,肩头薪续厨中烟。纵使此身头雪白,
    又有儿孙还稼穑。家藏一卷古孝经,世世相传皆得力。
    为报西家知不知,何须谩笑东家儿。生前不得供甘滑,
    殁后扬名徒尔为。
  •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 穷途日日困泥沙,上苑年年好物华。荆棘不当车马道,
    管弦长奏绮罗家。王孙草上悠扬蝶,少女风前烂熳花。
    懒出任从游子笑,入门还是旧生涯。
  • 龙门曾共战惊澜,雷电浮云出浚湍。紫府有名同羽化,
    碧霄无路却泥蟠。公车未结王生袜,客路虚弹贡禹冠。
    今日垆锤任真宰,暂回风水不应难。
  • 陌上秋风动酒旗,江头丝竹竞相追。正当海晏河清日,
    便是修文偃武时。绣毂尽为行乐伴,艳歌皆属太平诗。
    微臣幸忝颁尧历,一望郊原惬所思。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