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第三百卷
  •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
    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
    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
    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
    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
    弦索摐摐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
    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
    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
    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
    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
    应是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彩罗箱。
    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
    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
    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
    去时留下霓裳曲,总是离宫别馆声。
  • 今日相逢花未发,
    正是去年,别离时节。
    东风次第有花开,
    恁时须约却重来。

    重来不怕花堪折,
    只怕明年,花发人离别。
    别离若向百花时,
    东风弹泪有谁知。
  • 嵩山古寺离来久,回见溪桥野叶黄。
    辛苦老师看守处,为悬秋药闭空房。
    山客狂来跨白驴,袖中遗却颍阳书。
    人间亦有妻儿在,抛向嵩阳古观居。
  • 贫女铜钗惜于玉,失却来寻一日哭。嫁时女伴与作妆,
    头戴此钗如凤凰。双杯行酒六亲喜,我家新妇宜拜堂。
    镜中乍无失髻样,初起犹疑在床上。高楼翠钿飘舞尘,
    明日从头一遍新。
  • 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少华山云当驿起,
    小敷溪水入城流。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渐稠。
    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自来不说双旌贵,
    恐替长教百姓愁。公退晚凉无一事,步行携客上南楼。
  •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
    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 云岁迎春楼上月,
    正是西窗,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
    粉消香薄风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
    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扬花阴,
    空馀枕泪独伤心。
  • 传封三世尽河东,家占中条第一峰。旱岁天教作霖雨,
    明时帝用补山龙。草开旧路沙痕在,日照新池凤迹重。
    卑散自知霄汉隔,若为门下赐从容。
  • 雨晴烟晚,
    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
    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
    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
    罗衣特地春寒。
  •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 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长相见。
  • 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时难独当天下事,
    功成却进手中筹。再三陈乞垆烟里,前后封章玉案头。
    朱架早朝立剑戟,绿槐残雨看张油。遥知塞雁从今好,
    直得渔阳已北愁。边铺警巡旗尽换,山城候馆壁重修。
    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球。圣主分明交暂去,
    不须高起见京楼。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
    闻道官家中苦难。回花侧叶与人别,唯恐秋天丝线干。
    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一梭声尽重一梭,
    玉腕不停罗袖卷。窗中夜久睡髻偏,横钗欲堕垂著肩。
    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一匹千金亦不卖,
    限日未成宫里怪。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著单丝罗。
    莫言山积无尽日,百尺高楼一曲歌。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