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
    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
    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京兆杜子美,犹得一拾遗。
    襄阳孟浩然,亦闻鬓成丝。
    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
    擢第禄不及,新婚妻未归。
    少年无疾患,溘死于路歧。
    天不与爵寿,唯与好文词。
    此理勿复道,巧历不能推。
  •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
    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
  •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微风吹夹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 岂独年相迫,兼为病所侵。
    春来痰气动,老去嗽声深。
    眼暗犹操笔,头斑未挂簪。
    因循过日月,真是俗人心。
  • 鼓动出新昌,鸡鸣赴建章。
    翩翩稳鞍马,楚楚健衣裳。
    宫漏传残夜,城阴送早凉。
    月堤槐露气,风烛桦烟香。
    双阙龙相对,千宫雁一行。
    汉庭方尚少,惭叹鬓如霜。
  •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
    惜哉远山色,隐此蒙笼间。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
    万叶落头上,千峰来面前。
    忽似决云雾,豁达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久别一款颜。
    始有清风至,稍见飞鸟还。
    开怀东南望,目远心辽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
    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
  • 陵上有老柏,柯叶寒苍苍。
    朝为风烟树,暮为宴寝床。
    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
    刮削露节目,拂拭生辉光。
    玄斑状狸首,素质如截肪。
    虽充悦目玩,终乏周身防。
    华彩诚可爱,生理苦已伤。
    方知自残者,为有好文章。
  •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
    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
    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
    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
    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
    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
    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
    白马晓踏雪,渌觞春暖寒。
    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
    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
    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
    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
    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
    旧陇转芜绝,新坟日罗列。
    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
    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虽寂寞,中怀颇冲融。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
    旧垄转芜绝,新坟日罗列。
    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
    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
    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
    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
    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且游申湖。
    [三堂在虢。申湖在陕。]
    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