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轮明月当虚空,万国清光无障碍。
    收之不聚拨不开,前之不进后不退。
    彼非远兮此非近,表非外兮里非内。
    同中有异异中同,问你傀儡会不会。
  • 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
    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 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药便非真。
    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
    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
    时人要识真铅汞,不是凡砂及水银。
  • 投胎夺舍及移居,旧住名为四果徒。
    若解降龙并伏虎,真金起屋几时枯。
  • 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
    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 鉴形闭气思神法,初出艰难后坦途。
    倏忽虽能游万国,奈何弃旧却移居。
  •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
    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
    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
    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
    难取难舍难听望。内外圆通到处通,
    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
    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
    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
    便是南无及迦叶。
  • 堪笑我心,如顽如鄙。
    兀兀腾腾,任物安委。
    不解修行,亦不造罪。
    不曾利人,亦不私己。
    不持戒律,不徇忌讳。
    不知礼乐,不行仁义。
    人间所能,百无一会。
    饥来吃饭,渴来饮水。
    困则打睡,觉则行履。
    热则单衣,寒则盖被。
    无思无量,何忧何喜。
    不悔不谋,无念无意。
    凡生荣辱,逆旅而已。
    林木栖鸟,亦可为比。
    来且不禁,去亦不止。
    不避不来,无赞无毁。
    不厌丑恶,不羡善美。
    不趣静室,不远闹市。
    不说人非,不夸己是。
    不厚尊崇,不薄贱稚。
    亲爱冤仇,大小内外。
    哀乐得丧,钦侮险易。
    心无两睹,坦然一揆。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感而后应,迫而后起。
    不畏锋刀,焉怕虎兕。
    随物称呼,岂拘名字。
    眼不就色,声不来耳。
    凡所有相,皆属妄伪。
    男女形声,悉非定体。
    体相无心,不染不碍。
    自在逍遥,物莫能累。
    妙觉光圆,映彻表里。
    包裹六极,无有遐迩。
    光兮非光,如月在水。
    取舍既难,复何比拟。
    了兹妙用,迥然超彼。
    或问所宗,此而已矣。
  • 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缘极乐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
  • 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
    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洼为大海。
    雪窦老师达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
    狮王哮吼出窟来,百兽千邪皆恐惧。
    或歌诗,或语句,
    丁宁指引迷人路。言辞磊落义高深,
    击玉敲金响千古。争奈迷人逐境留,
    却将言相寻名数。真如实相本无言,
    无下无高无有边。非色非空非二体,
    十方尘刹一轮圆。正定何曾分语默,
    取不得兮舍不得。但於诸相不留心,
    即是如来真轨则。为除妄相将真对,
    妄若不生真亦晦。能知真妄两俱非,
    方得真心无罣碍。无罣碍兮能自在,
    一悟顿消穷劫罪。不施功力证菩提,
    从此永离生死海。吾师近而言语畅,
    留在世间为榜样。昨宵被我唤将来,
    把鼻孔穿放杖上。问他第一义如何,
    却道有言皆是谤。
  • 俗语常言合圣道,宜向其中细寻讨。
    能将日用颠倒求,天地尘沙尽成宝。
  • 吾家本住石桥北,山镇水关森古木。
    桥下涧水彻昆仑,山下有泉香馥郁。
    吾居山内实堪夸,遍地均栽不谢花。
    山北穴中藏猛虎,出窟哮吼生风霞。
    山南潭底隐蛟龙,腾云降雨山蒙蒙。
    二兽相逢闹一场,玄味隐伏皆真祥。
    景堪美,吾暗喜,
    自斟自酌醺醺醉。醉弹一曲无弦琴,
    琴里声声教仔细。可煞醉后没人知,
    昏昏默默恰如痴。仰观造化工夫妙,
    日还西出月东归。天是地,
    地是天,反覆阴阳合自然。
    识得五行颠倒处,指日升霞归洞天。
    黄金屋,白玉椽,
    玉女金童日侍前。南辰北斗分明布,
    森罗万象现无边。无昼夜,
    要绵绵,聚散周天火候全。
    若问金丹端的处,寻师指破水中铅。
    木生火,金生水,
    水火须分前后队。要辨浮沉识主宾,
    铅银砂汞方交会。有刚柔,
    莫逸意,知足常足归本位。
    万神齐贺太平年,恁时国富民欢喜。
    此个事,好推理,
    同道之人知此义。后来一辈学修真,
    只说存养并行气。在眼前,
    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难比。
    先且去病更延年,用火烹煎变阳体。
    学道人,去思已,
    休问旁门小法制。只知目下哄得人,
    不觉自身暗憔悴。劝后学,
    须猛絷,莫徒抛家住他地。
    妙道不离自家身,岂在千山并万水。
    莫因循,自贪鄙,
    火急寻师觅玄旨。在生若不学修行,
    未必来生甚胎里。既有心,
    要终始,人生大事惟生死。
    皇天若负道心人,令我三涂为下鬼。
  • 火记六百篇,十月如转毂。
    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
    子时发阳火,二百一十六。
    午时起阴爻,十八八个足。
    铅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
    阴尽变纯阳,体貌如琼玉。
  • 修行之士,功勤不小。识五行、逆顺颠倒。妙理玄玄,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阳神雕体,杳杳冥冥,刹那间、游遍三岛。出入纯熟,按捺住、别寻玄妙。合真空,太虚是了。
  • 蕴谛根尘空色,都无一法堪言。
    颠倒之见已尽,寂静之体翛然。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