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 臣闻伏羲画卦朴且淳,苍颉迼字初有文。
    大篆小篆八分体,楷隶章草何纷纭。
    因兹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艺区以分。
    其中最难惟草圣,玄妙功夫自天性。
    又闻关雎本王化,四始洋洋风化下。
    比兴赋颂六义分,乃有变风兼变雅。
    仲尼删後屈平作,郢客李陵斗名价。
    古来诗道难得人,其唱弥高和弥寡。
    如今草圣与雅言,尽在吾皇万机暇。
    元年十月近乾明,崇文院静寒霜晴。
    直庐日午雠书罢,闲曳朱衣遶砌行。
    中使传宣来上界,忙把鱼须下阶拜。
    宝函钿轴光陆离,御札文书御制诗。
    折腰汗流魄骇聊一窥。
    急就章,何纵横,
    蓝田种玉苗初成。雪花洒破烟岚壁,
    黑云漏出天汉星。乍似鲛人泣下珠无数,
    错落晶荧满盘贮。又似大鲸吞尽沧海波,
    查牙露出珊瑚树。朱邸集,
    何清奇,仙风撼动琼林枝。
    汉皇休道白云句,穆满虚吟黄竹诗。
    乍似三春直上伯阳台,熙熙物华当眼开。
    又似十洲夜伴王母宴,鸶歌凤吟次第来。
    小臣再拜受一轴,捣纸抄诗抄未足。
    焚香朝向天日看,执简夜对星辰读。
    臣见高宗飞帛亦有名,笛迹往往颁公卿。
    所得不过三五字,当时臣子犹为荣。
    又见玄宗诗什颇留意,吟咏时时成御制。
    属和止于一两篇,至今史册犹为贵。
    若徵往事比明时,万分之一徒尔为。
    未如我四十三纸圣人作,一百二章天子诗。
    永为家宝藏书箧,岂让西方贝多叶。
    且教世世传子孙,长与皇家作臣妾。
  • 四冢累累岂是仙,避秦安满道空全。
    紫芝探处应辛苦,何似腰金食万钱。
  • 松江江寺对峰峦,槛外生池接野滩。
    幽鹭静翘春草碧,病僧闲说夜涛寒。
    晨斋施笋唯溪叟,国忌行香只县官。
    尽日门前照流水,尘缨浑疑濯丸澜。
  • 半冬无雪懒吟诗,薄暮纷纷喜可知。
    衣上惹来看不足,竹边听处立多时。
    光迷曙色侵窗早,片舞寒空到地迟。
    今日使君吟望好,一车飞絮醉褰帷。
  • 两朵春云堕世间,霜台乞与县僚看。
    骨含仙气生来瘦,羽插天风过处寒。
    唳别绣衣声寂寞,舞随蓝绶意阑珊。
    今朝窗外频相顾,应怪头无獬豸冠。
  • 荒台隐层碧,云磴踰百尺。
    攀萝试一上,依然有遗迹。
    掌舒旧砌平,屏卓诸峰直。
    凭高聊写望,孤怀念乡国。
    长安不可见,但对金乌赤。
    倾尽葵藿心,庶免浮云隔。
  • 水阁三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
    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
    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
    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妨贤卧直庐。
  • 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
    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自为志得行,功业如臯夔。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谏纸无直言,纶诰多愧辞。
    黾勉为何事,亲老与妻儿。
    一旦命执法,嫉恶寄所施。
    丹笔方肆直,皇情已见疑。
    斥逐深山中,穷辱何羸羸。
    于张及不得,安用此生为。
  • 久居台阁多忧畏,欲荐贤才涉比周。
    灰死寸心甘不动,雪侵双鬓未能休。
    封章事寝空腾谤,制诰词荒益自羞。
    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
  • 山处升沉不足悲,羡君操履是男儿。
    左迁郡印辞纶阁,直谏书囊在殿帷。
    未有佥谐徵贾谊,可无章疏雪微之。
    朝行孤立知音少,闲步苍苔一泪垂。
  • 火云如山暑雨歇,天地炉烘三伏月。
    玉皇教散阆苑冰,斲开北陆琼瑰窟。
    峨峨贮向瑶花合,分命中官赐黄合。
    凤皇池上玉壶盛,温树风声顿萧飒。
    台恩分与西垣士,纶诰稀疏方假寐。
    卞和抱璞入直庐,从此惊忙不成睡。
    怒蝇休向笔端飞,抵鹊浑疑山下坠。
    寒生毛发清牙齿,脆若玉芝甘似醴。
    炎风暑气都不知,空作狂歌谢知己。
  • 白发不相饶,秋来生鬓边。
    黑花最相亲,终日在眼前。
    老态固具矣,宦情信悠然。
    唯当共心约,收拾早归田。
  • 澹于寒雾乱于丝,无点无声落不知。
    轻助雪痕归麦垅,暗随春气入梅枝。
    踏苔立久微沾屐,遶竹吟余渐着髭。
    翻忆满身珠{上四下鹿}{上四下欶},江头闲把钓蓑披。
  • 桥映家家柳,冱通处处莲。
    海山微出地,湖水远同天。
    草没潮泥上,沙明蟹火然。
    应随白太守,十只洞庭船。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