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文士例能诗,李杜高深得到希。
    我读君诗笑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
  • 我返南荒日,君临旧许初。
    笑谈宽老病,旌旆拥茅庐。
    酒盏开虽数,溪堂到尚疏。
    谁言生死隔,近在浃旬余。
  • 青山开四面,白水绕三禺。
    野阔时闻籁,人闲旧据梧。
    画船留上客,遗迹问田夫。
    事少日常饮,才疏世未须。
    决河初荐至,胜事偶相俱。
    燕子卑无取,滕王远可橅。
    飞涛隐睥睨,落日丽浮图。
    同舍新持节,专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驾,已放下淮舻。
    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
    〈吴兴有消暑楼。
  • 济南书记今白须,岁节锺馗旧录襦。
    举手托天欣见雪,破鞋踏冻可怜渠。
    滔滔时辈今黄壤,六六年华属老夫。
    儿女未容翁便去,银瓶隔夜浸屠酥。
  • 城里都无一寸闲,城头野水四汗漫。
    与君但对湖光饮,久病偏须酒令宽。
    何氏沟塍布棋局,李君智略走珠盘。
    应存父老犹能说,有意功名未必难。
  • 少年便识成都尹,中岁仍务幕下宾。
    待我江西徐孺子,一生知己有斯人。
  • 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
    欲趁闲年就新宅,不辞暑月卧斜阳。
    修篁已谢前人种,甘井何妨众口尝。
    奔走从来成底事,安居到处漫为乡。
  • 孤城千室闭重闉,苍莽平川绝四邻。
    汉使尘来空极目,沙场雪重欲无春。
    羞归应有李都尉,念旧可怜徐舍人。
    会逐单于渭桥下,欢呼齐拜属车尘。
  • 筑室三年,堂成可居。
    我初不知,诸子劳劬。
    父母老矣,风雨未除。
    橐装几何,勿问有无。
    伐木於山,因此旧庐。
    不约不丰,燕处无余。
    堂开六楹,南北四筵。
    昼明速然,夜冥黯然。
    四邻无声,布被粗毡。
    身非蚌螺,一睡经年。
    夜如何其,趺坐燕安。
    善恶不恩,此心自圆。
    东厢靖深,以奉尝烝。
    老佛之庐,朝香夜灯。
    西厢千卷,图书之林。
    先人所遗,子孙是承。
    杖屐经行,直如引绳。
    顾视而笑,此如我心。
    诸子之室,左右吾背。
    将食击板,一系而会。
    瓜畦芋区,分布其外。
    锄去瓦砾,壤而不块。
    废井重浚,泉眼仍在。
    辘轳雷鸣,甘雨时霈。
    园夫能勤,家足于菜。
    有客叩门,贺我堂成。
    揖客而笑,念我平生。
    三世读书,粗免躬耕。
    明窗修竹,惟我与兄。
    荫映茅茨,吐论峥嵘。
    猖狂妄行,以得此名。
    老而求安,匪以为荣。
  • 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修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乾,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
  • 早除郎将少年狂,祖塔结缘归故乡。
    习气未消余业在,逢人依旧琢诗章。
  • 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 失脚来游九陌尘,故溪何日定抽身。
    便同贺老扁舟去,已笑西山郑子真。
  • 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
    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磐陀。
  • 忆赴钱塘九月秋,同来颍尾一扁舟。
    退居尚有三师在,好事须为十日留。
    倾泻向人怀抱尽,忠诚为国始终忧。
    重来东阁皆尘土,泪滴春风自不收。
    百顷西湖十里源,近依城郭带川原。
    古台駊騀先临水,野寺参差半掩门。
    远泛便成终日醉,幽寻不尽数家园。
    钱塘未到能先说,更着青山两岸屯。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