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従来徐,留百余日。
    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 少年能讲大乘经,法施堂中不出扃。
    为许先师传後世,径从西海集南溟。
    忘身直犯黄茅瘴,满意初成白塔铭。
    寄我泪痕归万里,遥知露滴涧松青。
  • 桃花汴水半河流,已作南行第一舟。
    倦报朝中言啧乱,喜闻淮上橹咿呦。
    平时答策词无枉,此去为邦学更优。
    自古东阳足贤守,请君重赋沈公楼。
  • 三间浰水小茅屋,不比麻田新草堂。
    门我秋来气如火,此间何事得安康。
  • 魏佛狸,饮泗水,黄金甲身铁马箠。
    睥睨山川俯画地,画作西方佛名字。
    卷舒三军如使指,奔驰万夫凿山觜。
    云中孤月妙无比,青莲湛然俯下视。
    击钲卷箠抽行营,北徐府中军吏喜。
    度僧筑室依云烟,俯窥城郭众山底。
    兴亡一瞬五百年,细草荒榛没孤垒。
  • 垂老闲居味更深,此身随世任噶。
    北窗未厌曲肱卧,西洛能传拥鼻吟。
    匹马彷徨犹寄食,敝裘安乐信无心。
    我今漂泊还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 江南气暖冬未回,北风吹雪真快哉。
    雪中访我二大士,试问此雪従何来。
    君不见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见腊月幽谷寒花开。
    纷然变化一弹指,不妨明镜无纤埃。
  •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
    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
    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
  • 惯从李叟游都市,久伴蓝翁醉画堂。
    不似苏门但长啸,一生留恨与嵇康。
  • 古人避世事,岂问家有无。
    但言鸿鹄性,不受樊笼拘。
    公家昔盛时,阡陌连三衢。
    食廪济寒饿,婚嫁营羁孤。
    千金赴高义,脱手曾须臾。
    晚为二千石,得不偿所逋。
    抚掌不复言,但以文字娱。
    我恨见公迟,冉冉重霜须。
    高吟看落笔,剧饮惊倒壶。
    负罪不自知,适意忘忧虞。
    忽闻叩天阍,言旋故山庐。
    朋友不及谋,亲戚亦惊呼。
    人生各有意,何暇问俗徒。
    嗟我好奇节,叹公真丈夫。
    天高片帆远,目断青风徂。
    惟应东宫保,迎笑相携扶。
  • 従公淮阳今几年,忆持寿斝当公前。
    祝公齿发老复少,岁岁不改冰霜颜。
    扫除四海一清净,整顿万物俱安全。
    今年见公商丘侧,奉祠太一真仙官。
    身安气定色如玉,脱遗世俗心浩然。
    幽居屡过赤松子,长夜亲种丹砂田。
    此中自有不变地,岁阅生日如等闲。
    门前贺客任填委,世上多故须陶甄。
    秋风坐见蒲柳尽,岁晏惟有松柏坚。
    斯人未安公未用,使公难老应由天。
  • 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
    轩除非本性,饮食强依人。
    照影冰浮水,飞毛雪洒尘。
    独游应已倦,忽见乍疑神。
    野色明幽步,烟芜荐卧身。
    异姿人共爱,清意尔谁亲。
    日暖山苗熟,风微涧草春。
    何缘解缰絷,奔放任天真。
  •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
    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
    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
    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欹侧。
    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
    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
    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
    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
    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
    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
    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
    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
  • 白发苍颜日日新,丹青犹是旧来身。
    百年迅速何曾住,方寸空虚老更真。
    一幅萧条寄衰朽,异时仿佛见精神。
    近存八十一章注,从道老聃门下人。
  • 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