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李昌祺

    男儿志气固叵量,耻学术艺羞为商。

    屈指只今踰二十,广额秀眉瞳子光。

    生来本是爱闲者,乍可骑牛懒骑马。

    数亩腴田手自锄,几联佳句人争写。

    庸流岂能知丈夫,笑尔把耒仍读书。

    古之豪杰宁苟出,富贵纵得徒区区。

    且适林泉隐居乐,汉史何劳将挂角。

    远垄秋风稻穗齐,短檠夜雨灯花落。

    不见南阳诸葛公,油然高卧草庐中。

    殷勤不有三番顾,磊落应无千载功。

    形式: 古风

  • 明-李昌祺

    吾闻蓬莱山,其上玉为宫。

    蟠桃九千丈,特种瑶池东。

    万年柯长翠,累䙫花始红。

    夜守命列缺,昼卫驱丰霳。

    仍经历劫实乃熟,烂然肤色丹朱红。

    龟台阿母持啖汉武帝,此后旷世想像何曾逢。

    辛侯前身疑赤松,清宵神游谒真境,拜乞拟驻慈亲容。

    不学方朔偷,诚恳亦见从。

    果蒙仙赐遽惊悟,起视已在高堂中。

    鲜凝霞浆湛晓露,新绚云彩辉晴虹。

    焚香跪擎奉母食,食之灵液流心胸。

    形质肉骨都换精华融,发如黑漆颜如童。

    双目烱两耳聪,徒誇延龄九还七返功。

    才登八旬直至百岁寿未穷,荣膺恩命更进夫人封,后天而老乘飞龙。

    形式: 古风

  • 明-李昌祺

    蟠桃树在瑶池东,树上之实丹砂浓。

    雷霆守卫云雾封,有得食者升太空。

    朱家令子学泮宫,祝亲寿考感上穹。

    帝敕金母并木公,两枚下赐嘉孝恭。

    清宵坠向高堂中,明晨捧献媪与翁。

    味才入口肠已充,白发返黑增颜红。

    耳聪目明肌肉丰,循环花甲无终穷,万八千岁方孩童。

    形式: 古风

  • 明-李昌祺

    何郎画法咸称工,层峦复嶂生笔峰。

    昼阴作寒云雾密,树色凝黛岚烟浓。

    千崖万壑骤雨歇,洗出重叠金芙蓉。

    超腾犹奔马,奋迅若蛰龙。

    忽偃遽竦森嵷巃,瑶簪琼笋杳霭磨高穹。

    淋漓墨沈夺天巧,能令造化无全功。

    恍惊摄提初,宇宙开洪濛。

    结就仙岩之,峻琵琶之雄。

    玉气夜白丹光红,参苓芷术飘香风。

    留侯奕叶远孙子,卜筑讲学栖其中,每将林泉芳润咽嗽怡心胸。

    辞家入仕三十载,旧隐萝径屐迹莓苔封。

    地宽壤沃景寥阒,绝胜海上人罕得到蓬莱宫。

    虚亭临泓细路绕,小桥横岸新流通。

    箨冠苧服物外叟,寻幽览胜棹轻舫,两眼饱看船头峰。

    耆山鬼谷贵溪水,秀淑代有贤才钟。

    嗟予本是钓耕者,宦途浪寄浮萍踪。

    老至百念都成空,惟存传癖兼诗穷,可怜触处随病翁。

    宁思枣如瓜,弗羡印似斗,但愿引退休微躬。

    庙堂长揖别卿相,疃畦徐步偕樵农。

    体倦荫双松,神閒抚孤桐。

    窗间故笈父书在,掩关坐读歌时雍。

    身虽未行梦先往,浩然兴落盘洲东。

    还君此轴匣琴剑,悬车不待今年冬。

    形式: 古风

  • 明-李昌祺

    曈昽晓日艳阳天,此时秦家蚕正眠。

    春深桑叶嫩芊绵,罗敷采摘出城边。

    东条西条相纠缠,满目淑景丽且妍。

    繁红芳紫万仍千,煇煌宫锦绚晴川。

    照见罗敷貌婵娟,鬓云倭堕鸦色玄。

    步摇斜插钗凤偏,素姿何曾屑丹铅。

    香龈皓齿疑贝编,眉横青山黛绿填。

    杏脸细腻霞晕鲜,项如蝤蛴搓玉圆。

    额角斜贴翠花钿,宝珰耀耳玛瑙悬。

    裙拖秋水笼步莲,月钩窄小进难前。

    盘囊锦带缀珠璇,同心绾结一双联。

    暖风披拂飘兰荃,从傍过者惊复怜。

    尽道罗敷是神仙,使君骏马来翩翩。

    下马揖赠黄金钱,欲同携手共周旋。

    罗敷低头久默然,逡巡微听细声传。

    自陈未笄窥简篇,颇知礼训守贞坚。

    闺房节操雪霜蠲,莹比明蟾照清渊。

    夫君豪侠称英贤,才兼文武寔两全。

    骅骝丝辔象牙鞭,麒麟锁甲剑龙泉。

    扬麾分符领兵权,雕戈画戟拥旌旃。

    流苏复帐驼绒毡,博山乱喷沈水烟。

    侍儿浓妆森后先,霞绡长裾舞褊褼。

    左回右转何轻便,舞罢巧按鹍鸡弦。

    烹羔刺豹开琼筵,蒲萄名酒满觥船。

    犀箸不下饫腥膻,夫君欢娱无与肩。

    罗敷嘉言皆陈宣,陈竟敛衽携筐还。

    人生妃匹本定缘,使君有妻谅盛年。

    丁宁疾驱归去遄,结发义重勿弃捐。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 明-李昌祺

    茂陵求仙期得仙,思骖玄龙飞上天。

    密函秘检事封禅,宛马驰来崧岳前。

    崧前独爱三树柏,锡以官名表殊特。

    至今犹说是将军,香叶屯云凝翠色。

    当时立心隘八埏,一举欲息昆崙颠。

    穷兵渎武事远略,此岂解有冲升缘。

    秋风辞哀萌晦早,王母桃花几回老。

    金茎瑞露成清泪,珠襦玉匣埋荒草。

    羡渠老寿在名山,驻龄弗藉文成丹。

    诙谐获听方朔论,侍从曾识枚皋颜。

    秃枝锐干如铜铁,傲雨凌霜古皮裂。

    地籁朝惊万壑风,精灵夜泣三更月。

    武皇不归时代迁,遗尔臃肿烟霞边。

    固疑孔桧颇相妒,且喜社栎能忘年。

    武侯庙废摧千丈,新甫之材闻斲丧。

    若论秦皇避雨松,雨松亦是平交行。

    形式: 古风

  • 明-李昌祺

    诚斋天潢尊,游艺妙通玄。

    名花擅国色,尽向毫端传。

    莹其冰玉洁,粲若云锦鲜,朵重干不弱,蒂比葩相联。

    红嫣白嫩孰可拟,二乔初嫁争芳妍。

    娉婷窈窕俱有倾世貌,浅颦轻笑并立偎香肩,含情含娇深自怜。

    绛杏绯桃总粗俗,掩面却走羞婵娟。

    始信摹写精,笔底造化全。

    能令欲拆未拆蕊,顷刻烂熳轩窗前。

    抽萌固弗藉雨露,赋质政尔烦丹铅。

    狂蜂窥图屡往返,痴蝶侧目频留连。

    从尔四序更迭开依然,写成便带长生缘。

    荣悴不许覆载专,伊谁承恩得之戚畹钱。

    焚香正冠再拜,展向素壁悬。

    方知运思巧,直夺真宰权,永为宝玩垂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 明-李昌祺

    薛将军,骁且雄,鼻端出火耳生风。

    身名挺特万众中,守边从征西复东。

    搴旗斩级频立功,曾扫勍敌平诸戎。

    倾心尽诚事太宗,振威扬武比虎熊。

    腰悬秋水双芙蓉,勇字题盔明月弓。

    捣虚敌坚当前锋,勋高报厚爵秩崇。

    光华富贵夫妇同,十子英俊气吐虹。

    定省早暮齐婉容,綵衣新染鲜且浓。

    膝傍笑嬉色和雍,焚香酹酒拜上穹。

    愿祝庭闱寿如嵩,福祥竞集二亲躬,共享禄养乐无穷。

    蟠桃结实屡春冬,灿若旸谷晓日红。

    帝令栽在王母宫,世得食者升太空。

    瀛洲羽客号赤松,应能悯念将军忠。

    玉手自摘丹霞封,两枚下赐媪与翁。

    我闻此果不易逢,味才入口颜还童,具庆天长共始终。

    形式: 古风

  • 明-李昌祺

    平生梦寐想西湖,老大才能阅画图。

    绕村幽径不堪步,横渡扁舟若可呼。

    天竺钟声出云里,雷峰塔影沉波底。

    花间缘绮苍童抱,柳下朱阑翠鬟倚。

    汀鹭联拳雪羽毛,渊鱼拨剌金鳞尾。

    游人竞泛总宜船,三三两两六桥边。

    细文轻绢新裁扇,浅色香罗初换绵。

    回桡别自寻佳处,直向菱荷尽头去。

    风蒲烟苇接连洲,露叶晴梢高下树。

    曾闻此地最繁华,试访钱家与宋家。

    故趾春深走麋鹿,古城秋暝啼鸱鸦。

    事殊时改空陈迹,射潮有箭留砂碛。

    坠井银缶许世传,渡江泥马知谁识。

    葛岭妖桃照眼红,苏堤芳草伤心碧。

    华堂永日玩丹青,逍遥绝似武林行。

    凭君莫说杭州景,惹起登临无限情。

    形式: 古风

  • 明-李昌祺

    少年遨嬉楚山麓,兰蕙苗深密如簇。

    推篷政爱江雨晴,沙觜崖根相映缘。

    芒鞋苧服偶徐步,随处搴芳清兴足。

    丛丛叶似剪春罗,个个花疑刻寒玉。

    新茎窈窕凝嫩紫,疏蕊参差飘远馥。

    燕姞曾徵梦里祥,宣尼屡操琴中曲。

    于今老作汴梁客,采掇无由到空谷。

    生绡忽睹精妙画,况有珠玑动盈幅。

    吴兴王孙差可拟,茂苑禅僧难并躅。

    狂尘旷野萧艾繁,惊见联芳开病目。

    藓沿怪石傍荆棘,芣苡湘筠伴幽独。

    宝之不啻径尺璧,藏以髹函惟恐渎。

    龙眠底用写九歌,掩却离骚观此轴。

    形式: 古风

  • 明-李昌祺

    鳌簪耸沧海,芙蓉飘紫烟。

    画工运思极精妙,毫端巧夺造化权。

    连峰特巘各殊态,一一幻出皆天然。

    恍疑嶙峋绝顶最高处,参术错落根如拳。

    气凡肉重莫能即,何由飞步凌其巅。

    山中之人,纫兰佩荃,濯足涧底,振衣风前。

    晨兴霞疗饥,宵寝云伴眠。

    遨游不入五侯宅,偃蹇只听双崖泉。

    清流曲折相洄沿,种得杏成花满川。

    乱红缤纷坠漪涟,鸟啼鱼跃春景妍。

    是谁闲泛溪上船,尽日独玩芳树边。

    岂若茅亭老叟抱膝坐,语笑简默精神全。

    小奚捧杖心静专,新梳绿发双髽联。

    林收雾霭寺突兀,桥横木石湍潺湲。

    异哉世上有此境,便思问舍仍求田。

    酌君橘叶井,洗我肠胃膻。

    聊依松柏岁寒社,庶引桑榆衰暮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 明-李昌祺

    钧州有兽驯且仁,身如白虎性如麟。

    雪月英华为骨格,阴阳秀淑作精神。

    双瞳每讶常悬镜,四足何曾暂蹑尘。

    墨缕萦肤浓染黛,霜茸剪毳巧丝银。

    丝银镂璧相鲜丽,禀性慈良不搏噬。

    盼顾生草忍践伤,逢着生虫恒引避。

    熊貙屏息既钦服,獬犴闻风惭猛厉。

    山融川结自应殊,鬼护灵呵畴敢易。

    卫士窥觇敬启王,王言此物异寻常。

    命披尔雅深论讨,使阅周诗细考详。

    尔雅周诗同一义,名曰驺虞端的是。

    皇家恩泽久涵濡,海㝢休祯聿来至。

    来至爰从汴水隅,清斋晨迓即郊墟。

    蔼蔼芳花映冰质,瀼瀼繁露湿文躯。

    文躯寔匪蒐田得,纯忠纯孝能敷格。

    虽云地产壮亲藩,忱乃天教彰圣德。

    队仗戒严轩槛盛,军校舁随帐幕行。

    窈窕腰间披绣芾,玲珑颔下系珠缨。

    万斛楼船连夜发,千声笳鼓一时鸣。

    遥辞艮岳梁园境,远贡蓬莱建邺城。

    蓬莱咫尺五云间,王躬进献悦龙颜。

    侧身拜舞趍跄巧,垂首盘旋气象閒。

    垂首侧身仍侧耳,妥尾徐前复徐止。

    夕卧香茵禁苑中,朝濯甘泉御河里。

    得侍金阶兼玉墀,屡啖黄流并紫芝。

    廷臣稽颡尽称庆,儒官伏阙竞陈诗。

    赐出京城民快睹,老壮奔驰日旁午。

    拥道争看杂女男,填街队仗喧箫鼓。

    填街拥道共嗟称,穹祇荐此瑞朝廷。

    底须想象空摹影,幸遇升平真见形。

    共诧奇祥冠今昔,谁知宵旰存谦抑。

    所重年丰所宝贤,洛龟宛马诚何益。

    荡荡巍巍昌运开,熙熙皞皞似春台。

    永沐周南召南化,为歌为颂愧非才。

    形式: 古风

  • 明-李昌祺

    先生意气凌青苍,两脸渥润双瞳光。

    无心求伏思邈虎,有术解叱初平羊。

    门前种橘懒种杏,橘叶坠井泉浮香。

    春馀着花雪羞白,霜后结实金争黄。

    嘉禾世业数谁最,公论共说先生良。

    针茅屡试疗鬼诀,续柳每验回骸方。

    经窥素难法岐扁,科究内外兼刘张。

    徵书一日贲林薮,布衣万里觐帝乡。

    庸医叹羡国医骇,妙夺造化通阴阳。

    仰瞻骤近日月表,陟降不离参苓傍。

    亲藩授职喜闲逸,况乃仁厚逢贤王。

    怜渠契阔旷定省,代尔恳恻陈封章。

    宫臣走马捧敕至,特许谒告荣非常。

    时当六月政三伏,敢惮触热川途长。

    到家拜庆上冢毕,鱼轩亟奉登舟航。

    江湖阔深富虾蟹,嫩菱鲜藕俱堪尝。

    船宽物贱固可乐,纵遇好境休徜徉。

    嗟予目昏牙齿豁,富贵念冷功名忘。

    但存诗魔与传癖,惟此二竖留膏肓。

    愿言就君乞砭治,无使久别劳中肠。

    汀洲雁下寒水落,阶除菊绽秋风凉。

    河漘伫候木兰棹,垆头烂醉茱萸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 明-李昌祺

    覃怀之山内谽谺,小径逗入如萦蛇。

    其间海棠迨千树,屈曲枝干相交加。

    清明节近蕊将放,涧壑照耀皆丹霞。

    晓风夜雨恣吹洒,默无语言尤可嘉。

    从春复秋迭秀悴,几度空谷悲年华。

    恣态娉婷孰怜惜,讵解知尔为名花。

    白头樵夫束成担,赤脚饷妇簪盈髽。

    凭谁报与好事者,凌犯危险来幽遐。

    竹篮带土两肩荷,数里方上移春车。

    剔除莓苔细剪拂,置彼乐善东平家。

    地浆滋培养根本,辘轳灌溉樊篱遮。

    逡巡青回旧着叶,次第绿茁新生芽。

    绮窗朝玩雾露湿,绛烛夜照星河斜。

    胭脂浓染未尽吐,撩乱万点红鬖髿。

    天孙织就机上锦,仙人鍊出垆中砂。

    玳筵逐朝递欢赏,富贵素位非豪奢。

    汝今邂逅得奇遇,名园列植蒙矜誇。

    西川还有奇绝品,无由自达沦泥沙。

    我因稽首问造化,如何予夺令偏差。

    苍穹高远莫予答,抚图痛悼长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 明-李昌祺

    曾随罗浮仙,夜访萧史台。

    台前几株树,粲若琼瑶开。

    粉面娉婷淡梳洗,娟娟绿萼娇相倚。

    龙宫舞女白霓裳,解佩招邀明月里。

    须臾晴雪洒石阑,长风不惜轻吹残。

    搴芳忽遇萧史裔,幽情雅致真难攀。

    笋皮裁冠纸裁帐,惟耽嘉遁无官况。

    饮冰寄傲寒香中,忧患何缘到心上。

    巡檐行歌贪看花,寻常每至参横斜。

    轩裳梦断任身懒,山水情多从鬓华。

    纵令对酒吟东阁,争似扶筇探西郭。

    第能曾并济川舟,效用终惭活人药。

    活人应多功已深,年年着子满高林。

    阳回一气得春信,生生孰识堪舆心。

    调羹事非成契阔,回思故园渺天末。

    独馀酸味今尚存,谩道能除世间渴。

    形式: 古风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