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前叶犹青,关后草已白。
    气候本不殊,山势有阻隔。
    风高鼓角动,日落川塞黑。
    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
  • 春来芳草踏成蹊,半是车轮半马蹄。
    多谢清明三日雨,旧痕新绿一般齐。
  • 黄云冻凝不成叶,十载江南无此雪。
    朱帘十二晓开齐,正值千山鸟飞绝。
    墙腰檐角危欲堕,竹顶松梢重将折。
    偏来舞殿斗轻盈,忽上金钗易消灭。
    谁家沉火吹笙坐,着处银瓶呵手掣。
    脂凝香靥罢晨妆,脸晕微涡散春缬。
    带雨欲拈仍作片,因风误触俄成屑。
    渔蓑向晚画难工,歌楼未晓光盈瞥。
    怪事休惊越犬吠,丰年每信吴侬说。
    欲和东坡白战诗,冰满霜毫砚如铁。
  • 瓜洲人家灯火微,瓜洲波上行人希敲门买得双清酒,船在
    西陵逆浪归。
  • 绿树残春外,双飞锦翼齐。
    长沙有迁客,莫向雨中啼。
  • 草有不可偃,木有不可雕。
    人心非秋蓬,安得随风飘。
    怜君玉雪姿,明月当清宵。
    葳蕤紫荆花,辉映非一朝。
    噰噰寒江雁,去去谁能招。¤
  • 邃古之初,民性质朴。
    不侈不靡,燔黍捭豚。
    汗尊抔饮,取足而已。
    淳风既漓,日趋于卑。
    如彼流水,食必方丈。
    器必雕镂,荡然无纪。
    其或不然,是有后言。
    争笑迭毁,洛河之南。
    大贤是居,思整其圮。
    倡为真率,以究其源。
    以窒其委,真则无伪。
    率则易成,亦克为礼。
    惟许敬氏,恭俭和易。
    深用仰止,大书于家。
    朝夕是瞻,庶蹈其轨。
    悠悠之徒,既沾既濡。
    曾不知此,草木无章。
    发为声诗,敬赞德美。
  • 一朵折春风,花浓意更浓。
    而今映花面,不似向时红。
  • 千山风雪正霏霏,君去金陵几日归。
    凤凰台上还吹笛,东望沧溟泪满衣。
  • 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
    ,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
    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
    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
    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
    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
    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
    一日,携以见示,且征题诗。
    余虽不获援笔其间,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袁、邓
    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
    把玩再四,敬题于后。
    陂塘九月菰蒲老,菱叶无多荷叶少。
    无数飞来白鹭明,一群游去青凫小。
    寒云弄影忽成霞,雁带斜行下浅沙。
    晚色不随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华。
    当时内殿春风细,紫衣传教词臣醉。
    鲍谢文章沈宋才,诗成曲尽秋塘意。
    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
    鸳鸯去尽芙蓉死,空向人间看画图。
  • 谷口微霜度,寒村独见君。
    西风正萧索,落叶不堪闻。
    古路无行客,闲门有白云。
    为怜幽处好,不忍便离群。
  • 老夫避兵荒山侧,三日无食在荆棘。
    鞋袜破尽皮肉碎,血被两踵行不得。
    于时瘦妻实卧病,十声呼之一声应。
    夜深困绝倚枯树,逐魂啼来雨如注。¤
  • 深宫花谢使人愁,片片随风满御沟。
    妾命自怜花共薄,君恩那似水东流。
  • 远别肠欲断,近别泪满缨。
    交游无不然,而况弟与兄。
    荒涂霜露繁,哀角响故城。
    去伤骨肉思,住感乡里情。
    还家及东作,翳翳桑麻成。¤
  • 北山梨花千树栽,年年清明花正开。
    薛君好事两邀我,骑马看花携酒来。
    看花出郭我所爱,况是梨花最多态。
    我牵尘俗不得赴,花本无情花亦怪。
    君今折花马上归,索我细咏梨花诗。
    冰肌玉骨未受饰,敢以粉墨图西施。
    东坡先生心似铁,惆怅东阑一枝雪。
    重门晚掩沉沉雨,疏帘夜卷溶溶月。
    月宜浅淡雨宜浓,淡非浪白浓非红。
    闺房秀丽林下趣,富贵标格神仙风。
    一枝寂寞开逾遍,朵朵玲珑看应眩。
    皓腕轻笼素练衣,娥眉淡扫春风面。
    自须玉堂承露华,何事种向山人家。
    不愁占断天下白,正恐压尽人间花。
    江梅正好怜清楚,桃杏纷纷何足数。
    只有银灯照海棠,海棠亦是娇儿女。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