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诗词分类:描写春天,田园诗,归隐诗


【译文】

郊外院子里烟雾云霞蒸腾的春光,已被我早早欣赏到了。那青翠的松树和竹子,已经寄托了我多年的心愿。

断裂的山崖,好像有图画的屏风。悬崖上飞流直下的山泉,发出了弹琴一样动听的响声。

南亭周围的草都长满了,由于花开叶茂,北院显得更幽深了。

不问世事,闲居有很多乐趣,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我打算弃官归隐。


【注释】

1 春旦: 春天的早晨。旦,一作早。

2 松竹: 松与竹,喻坚贞的节操。

3 故年心: 多年的心愿。

《郊园即事》是初唐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闲居郊外田园,诗酒自娱,抒发了作者退隐之情。烟霞、松竹、院舍、鸣琴、酒赋,勾勒出了一副优美生动的田园隐士的生活图画。诗句运用比喻、对偶,状物生动;融入闲情雅意,自然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王勃任沛王府修撰时,大约为总章元年(668)前后。春日里,诗人外出游赏郊外的园林并创作了此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开合有度。全诗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正如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首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描写春天,吟咏春天。颔联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用“疑”这个表示作者主观感受的词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极为相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艳丽的颜色、动听的音乐;虽然是侧面描写,但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天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尾联写诗人游春后的感受,与首联相照应,也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整体来看,全诗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首尾呼应,前后勾连。与其他只作正面描写的诗比起来,如唐代王涯的诗“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在绿波中”(《春游曲》),此诗更加含蓄新颖、耐人寻味。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名家点评

清诗论家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十二:‘‘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语虽近靡,而风格自胜,断非六朝人语。


《郊园即事》这首作品热度为: 6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下一篇:倬彼我系
[db:来源]
[唐] 张籍
[db:来源]
[宋] 徐玑
[db:来源]
[先秦] 诗经
[db:来源]
[魏晋] 陶渊明
[db:来源]
[唐] 孟浩然
[db:来源]
[唐] 王维
[唐] 王勃
[db:来源]
[魏晋] 陶渊明
[db:来源]
[唐] 王维
[db:来源]
[唐] 王维
[db:来源]
[唐] 李白
[db:来源]
[唐] 贺知章
[db:来源]
[元] 白朴
[db:来源]
[唐] 白居易
[宋] 王安石
[唐] 杜甫
[db:来源]
[唐] 刘禹锡
[db:来源]
[唐] 王昌龄
[db:来源]
[宋] 万俟咏
[南北朝] 谢朓
[db:来源]
[唐] 杜牧
[db:来源]
[宋] 曾巩
[唐] 王勃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