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杜甫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作品赏析



【朱注】考草堂本,此与《茅屋歌》俱编入上元二年成都诗内,今从之。黄鹤据史永泰元年三月,大风拔木,谓此诗作于其时,太泥。
倚江柟树草堂前,古老相传二百年
①。诛茅卜居总为此
②,五月仿佛闻寒蝉
③。
(堂依柟树,此卜居之由。五月寒蝉,是咏树,不是咏蝉。树高则响细,阴多则气凉,故仿佛如听寒蝉。涵光曰:首二,似七律起语。)

①鲍照诗:“哀哀古老容。”
②《哀江南赋》:“诛茅宋玉之宅。”《楚辞》:“《卜居》者,屈之所作也。”
③《长门赋》:“时仿佛以物类兮。”江逌诗:“寒蝉向夕号。”
东南飘风动地至
①,江翻石走流云气
②。斡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风云雷雨,一时并作,乃树所由拔也。《社臆》:天意二字宜玩,恐草堂终非吾有也,盖以柟树卜之。)。

①《诗》:“飘风自南。”吴注:古诗:“回风动地起。”
②《庄子》:“云气不待族而雨。”
沧波老树性所爱
①,浦上童童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②。
(追叙未拔之先,佳景堪玩。树映江波,尤为可爱。且垂荫足避霜雪,迎风如听竽籁,故客行至此,频留而不过。)

①刘删诗:“孤石沧波里。”
②陶潜诗:“事胜感行人。”《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
①,泪痕血点垂胸臆
②。我有新诗何处吟
③?草堂自此无颜色。
(柟树既拔,倍增旅况凄凉矣。正与首段诛茅卜居相应。虎倒、龙颠,言仆踣之状,即《病柏》诗“偃蹙龙虎姿”意。此章四段,各四句。)

①王粲诗:“城郭生榛棘。”
②梁简文帝诗:“泪痕未燥讵终朝。”吴质书:“愤积于胸臆。”
③陶潜诗:“贻尔新诗。”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这首作品热度为: 1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