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杜甫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谿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作品赏析

原注: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鹤注】《九域志》:秦州,西南至成州二百六十五里。同谷,其附邑也。崔德符曰:诗题两纪行:发秦州至凤凰台,发同谷县至成都。二十四首皆以纪行为先后,无复差舛。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①。无食问乐土
②,无衣思南州
③。
(首叙启行大意。)

①《北史》:冯伟不治生事。
②《庄子》:“吾无粮,故无食。”师氏曰:同谷不经残破,故云乐土。《诗》:“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③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地志:同谷,蜀北秦南,故曰南州。《楚辞》:“嘉南州之炎德。”
汉源十月交
①,天气如凉秋。草木未黄落
②,况闻山水幽。栗亭名更嘉
③,下有良田畴
④。充肠多薯蓣
⑤,崖蜜亦易求
⑥。密竹复冬笋
⑦,清他可方舟
⑧。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言同谷之当居。上四,记风景之暖,应上“无衣思南州。”中四,记物产之美,应上“无食同乐土。”冬笋,承物产。清池,承风景。公《秦州》诗,眷眷于东柯之胜,及《寄侄佐》诗,又叹羡其所居山水,然实未尝往居焉。读此章,知赴同谷时,盖寓于栗亭也。)
①《杜臆》:成县之东河,源出秦州南,又有南河,源出青渠堡南,俱入龙峡,注干嘉陵江。嘉陵水,即汉水。此诗汉源,当在龙峡。鲍注以0 汉源为县名,非也。《唐书》:汉源县属成州。地志: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氏道,西源出陇西西县之.冢山,南入广汉。此名汉源,盖西汉也。《诗》:“十月之交。”
②《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黄落。”
③《九域志》:栗事,在成州东五十里,去秦州一百九十五里。《杜臆》:栗亭,乃魏时县名。志云:即汉源别名也。
④曹植诗:“良田无晚岁。”《孟子》:“易其田畴。”
⑤梁元帝书:“适口充肠,无素弗获。”《本草》:薯蓣,俗名山药,补虚劳,充五脏,注:蜀道者尤良。陶隐居曰:薯蓣处处有之,掘取食之以充粮。《山海经》作藉舆,音与薯蓣同。
⑥《图经本草》:石蜜,即崖蜜,其蜂黑色,似■,作房于岩崖高峻处或石窟中。以长竿刺令蜜出取之,多者至三四石,味■,色绿,入药胜于他蜜。黄希曰:崖蜜,成州多产,故贡蜡烛。李义山诗:“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唐人大抵称蜜为崖蜜。
⑦谢灵运诗:“密竹使径迷。”
⑧曹植诗:“清池激长流。”《西都赋》:“方舟并骛。”注:“方,并也。”
此邦俯要冲
①,实恐人事稠。应接非本性
②,登临未销忧
③。谿谷无异石
④,塞田始微收
⑤。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⑥。
(此言秦州之当去。人事稠杂,则非风景之幽矣。塞田薄收,则无物产之饶矣)。

①《汉灵帝纪》:傅燮曰:“凉州,天上要冲,国家藩卫。”
②《世说》:王子敬曰:“山川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③张缵启:“归瞰户瞩,不异登临。”《登楼赋》:“聊暇日以销忧。”
④宋玉《风赋》:“浸淫谿谷。”
⑤谿谷皆石,则难耕。塞田带沙,故薄收。
⑥李陵诗:“行人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
①,乌啼满城头
②。中宵驱车去
③,饮马寒塘流
④。磊落星月高
⑤,苍茫云雾浮
⑥。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⑦。
(此叙临发情景。日暮孤征,戴星侵雾,不胜中途寥落之感矣。《杜臆》:此诗难于作结。“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亦近亦远,收得恰好,与“飘荡云天阔”同意。胡夏客曰:行役著此结语,何等气象。此章,起段四句,次段十二句,下两段各八句。)
①庾信诗:“野戍孤烟起。”
②王筠诗:“栖乌城上喧。”
③古诗:“驱车策驽马。”
④又:“饮马长城窟。”何逊诗:“露湿寒塘草。”
⑤古诗:“两头纤纤月初生,磊磊落落向曙垦。”
⑥庾信诗:“苍茫云貌愁。”
⑦《家语》:孔子曰:“吾道其南矣。”汉王褒《九怀》:“弥远路兮悠悠。”钱谦益曰:《寰宇记》:同谷县有栗亭镇,咸通中,刺史赵鸿刻石同谷曰:工部题栗亭十韵,不复见。鸿诗曰:“杜甫栗亭诗,诗人多在口。悠悠二甲子,题记今何有?”王嗣奭曰,无食二句,此公卜居本意,然时无地主,衣食从何得之?所以东柯、同谷,终非驻足之所也。
韩子苍曰,子美《秦州纪行》诸诗,笔力变化,当与太史公诸赞方驾,学者宜常讽诵之。《朱文公语录卜杜诗初年甚精细,晚年旷逸不可当,如《自秦州入蜀》诸诗,分明如画,乃其少作也。张级曰:二公之论不同。大抵此诗变化精细,皆兼有之。但公时年四十八,故云“我衰更懒拙”,未可谓之少作。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这首作品热度为: 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客从
下一篇:遗怀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