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时彦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 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 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晓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 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 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诗词分类标签: 宋词三百首
《青门饮·寄宠人》是宋代词人时彦的远役怀人之词作。词上片纯写境界,描绘作者旅途所历北国风光;下片展示回忆,突出离别一幕,着力刻绘伊人形象。全词上片笔法壮阔,笔力苍劲;下片则委婉细腻,情意缠绵,刚柔相间,情景兼美。意境悲凉,抒情深挚,语言疏密相间,密处凝炼生动,疏处形象真切。作者将抒情融入叙写景事之中,以细腻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读者。 白话译文 胡马在寒风中嘶鸣,军旗在风雪中飘动,天上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残阳当空。高高的古树连接天空,重重山峦连绵起伏,暮色中在黄沙衰草上行进。幽静的驿馆上空星斗密布,彻夜无眠灯花自熄。鸭形香炉烟雾缭绕,烛泪结成冰条,长夜漫漫何时才到拂晓。 永难忘你淡妆送我,一杯酒未饮完,心中的离愁已经不知有多少。醉酒时的脉脉秋波,幽梦中的云雨相欢,都让我醒后倍增烦恼。还有最牵情的地方是,不忍回想你别时的叮嘱:什么时候跃马归来,我一定会含笑相迎。 词句注释 1、青门饮:词牌名。一说又名“青门引”。 2、汉旗:代指宋朝旗帜。 3、彤云:红云,此指风雪前密布的浓云。 4、老:残。 5、香鸭:鸭形香炉。 6、小妆:犹淡妆。 7、朝雨:出自宋玉《高唐赋》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8、甚时:什么时候。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绍圣(宋哲宗年号,1094年—1098年)年间作者出使辽国期间。
作品赏析抬头而望,“汉旗”,也即宋朝的大旗,却正随着纷飞的雪花翻舞,车马就在风雪之中行进。“彤云”两句,写气候变化多端。正行进间,风雪逐渐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阳即将西沉。“一竿残照”,是形容残日离地平线很近。借着夕阳余晕,只见一片广阔荒寒的景象,老树枯枝纵横,山峦错杂堆叠;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处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认。“星斗”以下,写投宿以后夜间情景。从凝望室外星斗横斜的夜空 ,到听任室内灯芯延烧聚结似花,还有鸭形熏炉不断散放香雾,烛泪滴凝成冰,都是用来衬托出长夜漫漫,作者沉浸在思念之中,整宵难以入睡的相思之情。下片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笔触勾勒出那位“宠人”的形象。离情别意,本来是词中经常出现的内容,而且以直接描写为多,作者却另辟蹊径,以“宠人”的各种表情和动态来反映或曲折地表达不忍分离的心情。“长记”三句,写别离前夕,她浅施粉黛、装束淡雅,在饯别宴上想借酒浇愁,却是稍饮即醉 。“醉里”三句,写醉后神情,由秋波频盼而终于入梦,然而这却只能增添醒后惜别的烦恼,真可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了 。这里刻画因伤离而出现的姿态神情,都是运用白描和口语,显得宛转生动,而人物内心活动却从中曲曲道出。结尾四句,是作者继续回想别时难舍难分的情况,其中最牵惹他的情思 ,就是她上前附耳小语的神态。这里不用一般篇末别后思念的写法,而以对方望归的迫切心理和重逢之时的喜悦心情作为结束。耳语的内容是问他何时能跃马归来,是关心和期待,从而使想见对方迎接时愉悦的笑容,于是作者进一层展开一幅重逢之时的欢乐场面,并以充满着期待和喜悦的心情总收全篇。这首词写境悲凉,抒情深挚,语言疏密相间,密处凝炼生动,疏处形象真切。词中写景写事笔墨甚多,直接言情之处甚少 。作者将抒情融入叙写景事之中,以细腻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