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国学网>好词名句>句子>成语大全 论语十则中的成语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5、从心所欲;《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8、发愤忘食;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9、犯上作乱。犯上;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12、好行小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言不及义:好行小惠;13、后生可畏!后生;后辈;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14、诲人不倦。诲;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5、惠而不费,施惠;给人以好处;施惠于人;《论语·尧曰》。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是哪些此志不容稍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言而有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众星拱月——为政以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一言以蔽之——诗三百,.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随心所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六十而耳顺,不逾矩.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无勇也.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又尽善也.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三思而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愚不可及——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诲人不倦——默而识之,则不复也.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坦荡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循循诱导——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如有所立卓尔.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未入于室也.过犹不及——曰,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内省不疚——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生死有命,死生有命,皆兄弟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夫子之说:虑以下人.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手足无措——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一言兴邦——一言而可以兴邦,欲速则不达——欲速, 出自《论语十则》的成语?小结论语十则成语。温故知新,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学而不厌,不知为不知,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有朋自远方来,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忘记了吃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爰;)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9、犯上作乱。犯上;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12、好行小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言不及义:好行小惠;13、后生可畏!后生;后辈;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14、诲人不倦。诲;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5、惠而不费,施惠;给人以好处;施惠于人;《论语·尧曰》。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不可使知之: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 论语十则中成语的解释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是温故知新、言而有信、任重道远、见贤思齐 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是哪四个?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是温故知新、言而有信、任重道远、见贤思齐 《论语十则》中有哪些成语?温故知新:复习。旧。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体会或有新的发现。现也常指吸收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不亦乐乎:文言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见贤思齐。 论语十则中的成语及翻译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学而时习之 在《论语十则》中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有哪些?必有我师2、敏而好学3、不耻下问4、知之为知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