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国学网>好词名句>句子>成语大全 1.★中考常考成语及解释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安然无恙是一点损害都没有。有一点的小伤也不能叫”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翻过山岭,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蒙犯霜露:不感厌倦,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班门弄斧:可笑可笑。该成语既可以作贬义。也可以做谦辞(说自己)用6.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南朝·梁·萧统《文选·序》。作贬义用:厉,的写法8. 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无法揣测,的变幻,那种能够预知的变化不可以用这个词。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用于人的创造。特别是艺术性创造:而不能用于自然景观10.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诗经·大雅·板》:不可救药: 2.中考常考的成语考常用成语——人物传记篇 人物传记篇成语 1)囊萤映雪——比喻家庭贫苦,孙康) 2)老当益壮——形容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马援) 3)东山再起——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或是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 4)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关头,真相或本意完全显露出来(荆轲) 5)投笔从戎——形容弃文从武,胸怀大志) 6)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抓紧时间锻炼,奋发有为(祖 ) 7)数典忘祖——忘记自己本身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籍谈) 8)凿壁偷光——形容人刻苦好学(匡衡) 9)刮目相看——吕蒙 10)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后,形容英勇作战,11)东窗事发——比喻阴谋败露,将受到惩治(秦桧) 12)指鹿为马——比喻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赵高) 13)纸上谈兵——纸面上谈论用兵,比喻不切实际的空谈(赵括) 14)草木皆兵——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苻坚) 15)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境地(项羽) 16)击楫中流——指船到了中流,表示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祖 ) 17)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廉颇) 18)望梅止渴——比喻从不切实际的空想中得到安慰(曹操) 19)卧薪尝胆——比喻不敢安逸,刻苦自勉(越王勾践) 20)背水一战——比喻决死一战(韩信) 21)杀妻求将——吴起 22)围魏救赵——借一件事情,解救另一件事情(孙膑) 23)磨杵成针——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李白) 24)八斗之才——曹植 25)韦编三绝——孔子为了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故事,形容读书人刻苦勤奋 26)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形容前后态度不同(苏秦) 28)曲高和寡——曲调越高雅,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 3.初中易考的成语有哪些?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策;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10、不怕官,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比喻夫妻恩爱,也比喻互相帮助,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4.中考常考成语意思及翻译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16、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20、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21、才疏学浅:才识不广,学问不深。常用作谦辞。22、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5.初中易考的成语有哪些易字成语 :知易行难、易辙改弦、拔帜易帜、运移时易、行易知难、众擎易举、改节易操、临敌易将、文无点易、变风易俗、悲歌易水、移天易日、易于拾遗、易于反手、生死不易、易口以食、贤贤易色、改弦易调、易同反掌、以羊易牛、平易近人、易如破竹、改操易节、改柯易叶、易于反掌、易如翻掌、时移势易、显而易见 6.易考的成语及其解释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闲。3.安土重迁:不愿轻易迁移。看得很重。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áo),哀号声;哺(bǔ),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bì)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形容保守不知改进。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10.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长(chánɡ)物:多余的东西。谦虚说法。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比喻消息传得很快。不能使群众信服。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过分。不接近也不疏远。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19.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lánɡ)、莠(yǒu),田里的野草。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不容别人插嘴。喙(huì),2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sāi。含有轻视意。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戏曲沉闷乏味;比喻紧急、急促。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时间没有过去多久。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名词作状语)34.沧海一粟:比喻非常微小。粟(sù),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比喻贪得无厌,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沾湿。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礼节,缛(rù),烦琐。土筐。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走老步子;限制住。64.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65.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lí):贝壳做的瓢。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语出《庄子》,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沆瀣:hànɡxiè。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形容老年人气色好。73.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hù),依仗,悛(quān),悔改;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祸乱从内部发生。萧墙:照壁。比喻内部,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济济(jǐ):79.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jiān。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指刚显露出的苗头,比喻才思枯竭。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84.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瑟,sè。85.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8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8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语见《后汉书》: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形容繁多。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栉,形容极度愤怒。发指:头发直竖起来。形容严格执行法令,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差错。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98.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疮痍:99.蓬荜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bì)。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比喻情况从极坏转好。否(pǐ),凶。形容口吃;语见《史记》和《世说新语》,形容大家一起动手:人多手杂的样子。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罄:忍受痛苦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如同踩在薄冰上面一样。比喻做事非常小心谨慎:存有戒心。履:踩。踏,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考妣(bǐ)。(死去的)父亲和母亲: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缄(jiān)。110.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外表强硬:内心空虚,荏(rěn)。软弱:112.闪烁其辞,指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也形容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长(chánɡ)物。多余的东西:亲身经验。努力实行,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涂炭,烂泥和炭火。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语出《后汉后》,东隅:指早晨,桑榆。日落时太阳的余光照在桑树榆树之间,指傍晚,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118.拾人牙慧。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tāo),弓或剑的套子,比喻隐藏。12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蹊,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惩罚。恢恢,形容非常广大。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醍醐,旧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只顾玩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掉志气。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势力。134.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后来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天还没下雨,就先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涂上一点,表示删去。138.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湿润(语见《庄子》)。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142.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旰:ɡàn。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谋算。名声威势很盛。烜(xuǎn)赫,气势很盛。敷衍应酬。虚,假意;委蛇(wēiyí),敷衍。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蹴(cù),踏。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傅,教导;咻(xiū),喧闹。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极势的人傲慢的神气。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拿领国当作排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害转嫁群众给别人。153.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形容美好的事物丰富多彩。处于尊贵的地位,对着优裕的生活。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泛指维持一家生活。寅年吃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寅、卯,地支的第三、四位。比喻一去不见踪影。语出崔颢《黄鹤楼》。杳,见不到踪影。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鸩,模模糊糊,不真切。161.余勇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卖。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语见《庄子》。俎,祭器;疱,厨子。163.在劫难逃: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了。现在有时借指不可避免的灾害。佛教把天灾人祸等厄运称为“劫”劫数”真相全部暴露:昭。揭;举,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kuì)。耳聋,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光秃秃无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秃,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表示祥瑞:语出《列仙传》,紫气。祥瑞之气,170.罪不容诛。判死型还抵不了他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诛。判处死罪,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现在只指悔恨。艾(yì)。改正,172.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173.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178.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谦敬之辞“广告语说”简直是骂人:无可挽救“不可救药”这句惯用语后加一:作谓语“不带宾语”出奇制胜叛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189.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只用否定形式,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194.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写文章一气呵成。 7.中考常见易错字词复习四字成语出人(头)地 走(投)无路 装(璜)门面 众口(铄)金 中流(砥)柱 直(截)了当 自(暴)自弃 置若(罔)闻 真知(灼)见 张(皇)失措 仗义(执)言 责无旁(贷) 再接再(厉) 运筹帷(幄) 欲盖弥(彰) 营私舞(弊) (杳)无音信 同仇敌(忾) 投机(倒)把 图穷匕(见) (蜕)化变质 文过(饰)非 无耻(澜)言 相形见(绌) (销)声匿迹 心浮气(躁) 形(销)骨立 修(葺)一新 (休)养生息 (喧)宾夺主 (栩)栩如生 (遐)思迩想 一张一(弛) 一(筹)莫展 言简意(赅) (铤)而走险 叹为观(止) 世外桃(源) 如法(炮)制 (罄)竹难书 轻歌(曼)舞 前(倨)后恭 迫不(及)待 破(釜)沉舟 披星(戴)月 披肝(沥)胆 (蓬)筚生辉 (呕)心沥血 奴颜(婢)膝 弄巧成(拙)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白璧无(瑕) 别出(心)裁 病入膏(肓) 并行不(悖) 不(假)思索 草(菅)人命 层峦(叠)嶂 缠绵悱(恻) 陈词(滥)调 (川)流不息 (殚)精竭虑 耳(濡)目染 飞扬(跋)扈 (奋)发图强 蜂(拥)而至 (釜)底抽薪 富丽(皇)黄 肝脑(涂)地 感人肺(腑) 膏(粱)子弟 功亏一(篑) (诡)计多端 海角天(涯) 汗流(浃)背 好高(骛)远 和(蔼)可亲 (哄)堂大笑 怙恶不(悛) (焕)然一新 积毁(销)骨 (激)流勇退 坚如(磐)石 金榜(题)名 金(碧)辉煌 精神(涣)散 苦心孤(诣) 口干舌(燥) (滥)竽充数 离经(叛)道 礼(尚)往来 (厉)兵秣马 (励)精图治 (燎)原烈火 (流)芳百世 流言(蜚)语 龙盘虎(踞) 碌(碌)无为 落英(缤)纷 貌(合)神离 美玉无(瑕) 明(辨)是非 名列前(茅) 明火(执)仗 (铭)记不忘 (模)糊不清 (漠)不关心 (墨)守成规 目不交(睫) (恼)羞成怒 凤冠霞(帔) (震)人心魄 民生凋(敝) 不(瘟)不火 坐(享)其成 前(仆)后继 兵(荒)马乱 融(会)贯通 巾(帼)英雄 日新月(异) 背(井)离乡 如(虹)气势 空空如(也) 淋漓尽(致) (弹)丸之地 怨天(尤)人 无可非(议) (孑)然一身 直言不(讳) 锋芒(毕)露 (顾)名思义 相反相(成) (适)得其反 劳(逸)结合 占了上(风) 包罗万(象) 轻而(易)举 不可名(状) 道貌(岸)然 无精打(采) 浮想联(翩) 物(极)必反 无可(置)疑 (岌)(岌)可危 人才(辈)出 养尊处(优) 受益(匪)浅 不求(甚)解 出类拔(萃) 自(力)更生 不可(救)药 忧心(忡)(忡) 孩(提)时代 (蒸)(蒸)日上 功不可(没) (至)关重要 应(变)能力 (姗)(姗)来迟(仁) 至义尽 (意)气用事 余勇可(贾) 永(葆)青年 举(棋)不定 无则加(勉) (贸)然行动 (唉)声叹气 针(砭)时弊 当(务)之急 (莘)(莘)学子 (恬)不知耻 (比)比皆是 (韦)编三绝 百孔千(疮) 炉火纯(青) 自(鸣)得意 (盛)气凌人 一本万(利) 势均(力)敌 悬梁刺(股) (冥)思苦想 (蛛) 丝马迹 (权)宜之计 老(生)常谈 一(蹶)不振 立(竿)见影 大(器)晚成 精兵(简)政 委(曲)求全 (绵)里藏针 (和)盘托出 举止安(详) 大名(鼎)(鼎) 立案侦(查) (沟)通南北 纷至(沓)来 (依)老卖老 口密腹(剑) 山(清)水秀 不(即)不离 一(泻)千里 (嬉)笑怒骂 滥(竽)充数 卑躬(屈)膝 (杞)人忧天 (掉)以轻心 发聋(振)聩 惩前(毖)后 坐地分(赃) 乌(合)之众 ![]() |